欢迎访问齐鲁文化教育网官方网站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文化新闻 教育新闻
领导访谈 执教心得
校园活动 名师在线
法制教育 高校新闻
中学新闻 政策解读
法治生活 交通执法
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
健康卫生 招商引资 金融财经
诗歌散文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
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
课堂内外 书画艺术
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
今天:
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诗歌散文 >

丁凤华《印象沂蒙山》之印象

时间: 2020-05-03 23:13 作者:齐鲁文化教育网编辑部 来源:未知 点击:
   我很喜欢沂蒙山。这源于敬仰,也是一种姿态。很多年前,自己取了个“沂蒙山人”的笔名,时刻提醒自己:作为沂蒙山人,那种吃苦耐劳、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丢。

  今天,沂蒙山不仅是一个地理标志,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,更是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精神符号。生活在沂蒙大地的人们,好像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——吃苦耐劳,都有一种大道大义的情怀,沂蒙山人无论走到哪里,骨子里总能透出这种精神。这种精神,摇曳出瑰丽无比的风情,激荡起昂扬向上的旋律,激发出“生死与共水乳交融”新境界。

  近日,临沂市知名作家丁凤华的散文集《印象沂蒙山》正式出版。这部散文集共分为七辑:沂蒙行吟、故乡记忆、最美的风景、醒着的童年、远去的滋味、沂蒙父亲、母爱芬芳。从每辑的标题看,你也许会觉得有些平常,可当你细细品读每一篇散文的时候,就会为作家笔下的沂蒙山人起敬,就会为作家笔下的沂蒙故事所感动,就会为作家笔下的沂蒙老物件所感叹!当我一口气读完《印象沂蒙山》时,我确实被丁老师笔下的人、事、物征服了。一种触及灵魂的洗礼,一种全身心的放松!让我慷慨激昂,让我热泪盈眶,可谓是荡涤心灵,抚慰沧桑!这种感觉好像久违了!不是好像,应该就是久违了!

  《印象沂蒙山》中涵盖了叙事性散文、抒情性散文和哲理性散文,主要以前两者居多。丁老师对叙事散文最为精到,叙事情节集中,浓浓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。作品侧重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其本质,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,来表现其思想感情。《那缸咸菜,那缸情》一文中,丁老师的母亲认为满满的一缸咸菜能够吃一年,“可哪里知道,几个学生每星期都要拿饭捎咸菜,不到来年的夏天,一大缸咸菜就吃没了”。“母亲很是着急,东挪西借,凑合着给准备了仅够一个星期的咸菜”,竟被被孩子嫌弃,不能捎好一点饭菜。于是,母亲眼泪连连,心里觉得对不住孩子,竟然连咸菜也吃不上了。可是孩子偶然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母亲竟然用浑浊不清、又苦又涩的咸菜水沉淀后再去炒菜。本来就清汤寡水的“菜”,就更难吃了。父亲母亲却是硬硬地吃下去,撑着干瘪的肚子。后来,几个学生都考上了大学。家里生活条件好了,母亲仍不舍得扔掉那个裂了纹的缸,修修补补后,准备放在堂屋里守着。当劝说让扔掉时,母亲却生气的说:“不吃咸菜了,就什么都忘了?”把缸搬到屋里的时候,母亲还专门查了查,算了算,并说“这缸可不是别的,要讲究!”就这样,母亲把缸放在了眼前看着,床前守着!在母亲的心里,这缸就是一家子的希望,一家子的恩情!

  他的抒情性散文注重表现自己的思想感受,注重抒发自己情感。虽然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,但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,或直抒胸臆,或触景生情,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!在《花之殇》一文中,作家雨后漫步校园,欣赏着、享受着诗意樱花的妩媚与清新后,接着一连串整段式的直抒胸臆,让我们感受到了作家内心强烈的情感。“花如此,人亦然。人世间,和野花有如此遭遇的事情应该说比比皆是……”“无论你多么美……在等待中死亡,在等待中化为灰烬,回归自然。”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花开一年又一年,人的生命是短暂的,并且只有一次。一旦失去机会,错过青春……”读后,感到诗情画意中积极向上的美!

  哲理性散文在《印象沂蒙山》中算是点缀,或者说是丁老师做一种巧妙的结合,字里行间,均有折射。比如,《落叶之美》一文中,“落叶用自己最悲壮的一跳,升华了自己。有谁能像落叶这样,那么彻底的,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一切都拿出来?”读了,顿悟:“落叶,是美丽的,动人的。落叶之美,永远感动着这个世界。”

  《印象沂蒙山》中写了很多沂蒙人物。不仅有革命将帅,还有沂蒙革命群体人物——沂蒙母亲、沂蒙红嫂、沂蒙红哥…….这些人物生动鲜活,栩栩如生。我尤其喜欢沂蒙父亲、母爱芬芳中的母亲,读后,热泪盈眶!沂蒙男性一直以来是沂蒙山区里平凡而又伟大的一个群体,作家对沂蒙山区的男性这个群体,也有自己的理解。他不但在书中提出了“沂蒙父亲”的概念,而且他还认为“沂蒙红哥”是真正撑起沂蒙这片天的人。

  丁老师之所以理解的这么深刻,也正是因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沂蒙山人。从文中,读者能感受到丁老师乃性情中人!如果用一个符号来给丁老师定位的话,他就是一个沂蒙山区的文化汉子——粗犷、豁达、性情,还有点野蛮!

  一部著作,怎样才能走进作者心里,让读者产生共鸣?作家抓住了沂蒙山人那种淳朴厚道、吃苦耐劳的精神,抓住了为人父母的那种爱的力量,触及到了人的灵魂!

  《印象沂蒙山》中讲述了很多沂蒙故事:不仅有革命战争年代的事,还有当代社会的事;不仅有故乡的一些事,还有童年的一些事……我们这一代人也是都是从泥巴童年中走来,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听着故事长大。那一墙的奖状是我们的童年的荣耀,也是父母的希望;那些野里野气的坏事,我们童年都干过;乡村的吆喝声,更是一种怀念;那些老游戏,也相必至今难以忘怀;还有那时的年味,是一顿饺子,是墨香的春联;是听鞭声……在丁老师的眼里,是抹不去的记忆;在丁老师的笔下,是醒着的童年。

  有多少爱不能重来,当父亲对“我”严格时,“我”不理解;当父亲让“我”不上桌时,“我”恼怒;当父亲背后说“我”没出息时,“我”甚至想报复。当父亲病了时,冷战到了大学时候的“我”,与父亲深入交谈后,发现这一切源于“我”对父亲的“误解”!有多爱不能重来!多么深刻的理解!

  《印象沂蒙山》中还记述了很多沂蒙老物件。有沂蒙高粱,有故乡的石碾、团瓢,有父亲的酒壶、旱烟袋,有圆木枕,有木推车,还有娘烙的煎饼,等等。沂蒙高粱填饱了一代人的肚子,故乡石碾的忙碌让等碾成为一种烦恼,父亲的酒壶给带来的那种满足感一生难忘……一件件物品,无不让我们一起跟随丁老师去追忆,那么亲切,那么自然。昨天的这些老物件离我们远去,今天的我们已走得很远。其实,回过头来发现,我们被甩在了后面。在岁月的长河里,逝去的我们再找回来,很难。但是,我们要永远保留着那颗纯净干净的心。

  在《享受沂山》一文中,作家写道:“让山回归自己,让山保留一个洁净的身体。我在不断地寻找,寻找一座没有帝王气、没有市侩气,没有庸俗气的纯净干净的山。现在我终于找到了。”我觉得,我也找到了!我印象中的沂蒙山,那就是干净、纯净的沂蒙山水养育的沂蒙山人,他们就是沂蒙山的脊梁,他们就是永远的沂蒙山!

  《印象沂蒙山》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,是沂蒙山人的一部生活史;《印象沂蒙山》记载了影响作家一生的父亲母亲,是一部家庭亲情史;《印象沂蒙山》呈现了作者心路历程,是一部自我成长史。

  可以说,《印象沂蒙山》的读者群应该甚是广泛。中小学生遇到的成长的烦恼,可读《印象沂蒙山》;青年人遇到发展的困惑,可读《印象沂蒙山》;中老年找寻往年记忆,可读《印象沂蒙山》;甚至找寻亲子教育的方法,亦可读《印象沂蒙山》。另外,爱好沂蒙旅游的,也应读读《印象沂蒙山》。该书呈现了作家在沂蒙大地上行走的最美风景。沂蒙行吟,就像是一个游历者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!沂蒙行吟,还像是一个体验者把自己的所感所想用心分享。

  读《印象沂蒙山》吧,让我们在沂蒙大地上汲取营养!
  读《印象沂蒙山》吧,让我们在沂蒙山大地上深度地传承精神!
  让我们共同仰望沂—蒙—山!

(作者/周中亮)         

(责任编辑:齐鲁文化教育网编辑部)

国际新闻

更多>>

民生新闻

更多>>

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招聘信息
《教育博览》编辑部主办 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协办 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指导 民进山东省委新闻支部指导
联系电话:0531--82816922 投稿邮箱:z1z2f3@sina.com